热线:13652606320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为何要研究高温真空下的液态金属润湿性?

为何要研究高温真空下的液态金属润湿性?

更新时间:2025-08-20点击次数:33

在航空航天、核能、电子封装及增材制造等领域,液态金属与陶瓷、金属、复合材料等基材的高温相互作用是许多工艺(如钎焊、涂层、复合制造、液态金属冷却)的核心物理化学过程。这一过程的成败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关键界面特性——润湿性。而准确评估高温、尤其是真空或可控气氛下的润湿性,是一项复杂且至关重要的技术。为何要研究高温真空下的液态金属润湿性?

在高温真空环境中进行测试,主要基于以下原因:

1避免氧化:

绝大多数金属,尤其是活性金属(如铝、钛、锆)和难熔金属(如钼、钨),在高温下极易氧化。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会严重阻碍润湿,使其无法反映金属/基材界面的真实情况。真空环境有效去除氧气,保证液态金属和基材表面的洁净。

2模拟真实工艺条件:

许多先进连接和涂层技术(如高温钎焊、真空镀膜)正是在真空或高纯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的。在此条件下测试获得的润湿性数据,对工艺参数的制定具有最直接的指导价值。

3研究界面反应:

在高温下,液态金属与基材之间可能发生溶解、扩散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(IMC)等反应。这些反应会动态地改变界面化学和界面能,从而显著影响润湿过程。真空环境确保了这些反应不受大气污染的干扰,使研究其本征机理成为可能。

高温润湿性测试远不止获取一个最终的静态接触角那么简单,它是一个动态的、蕴含丰富信息的过程。

1润湿动力学分析:

记录从金属熔化瞬间到最终平衡的整个过程中接触角随时间(θ-t)的变化曲线。这条曲线可以揭示润湿的机制:

反应性润湿:接触角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,表明界面正在发生化学反应,新相的形成降低了界面能,改善了润湿性。

扩散控制润湿:变化速率与时间呈特定关系。

2界面反应与铺展动力学:

除了接触角,还可以同步分析液滴基底直径随时间的变化,即铺展动力学。

实验结束后,对样品进行切割、抛光和显微分析(如SEM/EDS),直接观察界面反应层的形貌、厚度和成分,将最终的微观结构与润湿行为相关联,建立机理模型。

高温真空环境下的液态金属润湿性测试,是连接材料科学理论与工业应用的桥梁。它绝非简单的角度测量,而是一个集成了ji端环境控制、先进光学成像、精密机械设计和深度数据解析的复杂系统工程技术。通过揭示纯净条件下液/固界面的本征相互作用规律,它为新材料开发(如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、新型钎料)、新工艺优化(如3D打印的铺粉与熔融)和重大装备的可靠性设计(如聚变堆的液态包层)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量化工具,持续推动着制造业向前发展。


上一个:没有了

返回列表

下一个:基于接触角测量仪的沥青润湿性测试

  • 企业名称:

    广东北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

  • 公司地址:

    广东北斗精密仪器

  • 企业邮箱:

    13662823519@163.com

  • 联系电话: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5广东北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粤ICP备202007836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