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:13652606320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晶圆接触角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介绍

晶圆接触角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介绍

更新时间:2025-09-12点击次数:42
晶圆接触角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如下:  
一、仪器准备与校准  
环境控制  
将仪器放置在干燥、无风的实验环境中,避免气流干扰液滴形态。  
保持室温稳定(如23±2℃),湿度控制在50±5%RH,减少环境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。  
设备初始化  
接通电源并启动专用分析软件,通过光源旋钮调节照明强度至视野清晰无眩光。  
使用水平仪校准载物台,确保液滴形成时不受倾斜干扰。  
使用标准表面(如已知接触角的聚四氟乙烯)或标准样品进行校准,调整光源、相机位置及焦距,确保图像清晰、角度测量准确。零点校准:在无样品状态下,调整软件使接触角显示为0°。  
二、样品制备与放置  
样品要求  
晶圆样品:需满足6-12寸规格,支持多点位测试(如晟鼎SDC-500W可一次性测50个点位)。  
表面清洁:用无尘布蘸取异丙醇清洁晶圆表面,自然干燥后确保无灰尘、油污或指纹残留。  
防吸湿处理:若样品易吸湿,需在湿度<40%的干燥箱中完成测试,避免表面状态变化。  
样品放置  
使用三点定位法调整晶圆位置,确保液滴落点位于视场中心且与样品边缘保持≥5mm安全距离,避免边缘效应导致接触角偏差。  
将晶圆固定在测试仪的台面上,确保稳定无晃动。  
三、液滴形成与参数设置  
液体选择  
常用测试液体为去离子水,需根据样品性质选择。例如,超疏水表面需使用低表面张力液体以增强润湿性差异。  
确保液体性质稳定(如温度、纯度),避免因液体变化影响测量结果。  
液滴体积控制  
通过软件界面设置液滴体积(通常为0.6-1.0μL),此区间可兼顾测量精度与液滴稳定性。  
使用微量注射器或液滴分配器吸取液体,排除针管内空气(如将针头朝上挤压活塞),防止液滴体积不准确。  
液滴形成操作  
顺时针旋转微米头推进活塞,当液滴体积达到设定值时暂停,液滴应呈现规则球冠状,液-气界面清晰无卫星滴。  
缓慢抬升载物台使液滴与样品表面接触,接触瞬间保持0.5mm/s的抬升速度,接触后立即下降载物台至液滴完全脱离针头,此过程需在8秒内完成以防止液滴蒸发。  
四、图像采集与接触角计算  
图像采集  
在液滴接触样品后10秒内完成图像冻结操作,确保图像清晰、高分辨率,以便后续分析。  
通过焦距调节旋钮使液滴轮廓清晰呈现,液滴边缘应无锯齿状畸变,背景光斑均匀度偏差<5%。  
接触角计算模式  
全自动椭圆拟合模式:软件自动识别三相接触点并生成拟合曲线,计算接触角值,适合表面均匀性>95%的样品(如抛光晶圆)。  
手动切线模式:使用十字光标依次标记液滴左端、右端及顶点坐标,系统自动计算切线夹角,适用于表面粗糙度Ra>0.8μm的异质材料(如刻蚀晶圆)。  
动态接触角测试(可选)  
启用自动倾斜台功能,以0.5°/s速率旋转载物台,同步记录前进角与后退角变化曲线。  
滚动角判定标准为液滴开始滑动时的临界角度,适用于评估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性能。  
五、数据记录与仪器维护  
数据记录  
记录测量结果,包括接触角的数值、测试条件(如温度、湿度)、样品信息等。  
根据需要生成报告或保存数据以备将来参考,数据溯源需涵盖环境温湿度记录及样品批次信息。  
仪器清洁  
测试完成后,使用干净的棉布或纸巾清洁仪器表面,确保无残留物。  
对于测试过有机试剂的仪器,需采用异丙醇超声清洗5分钟,随后用氮气吹扫针头内部。  
定期维护  
根据制造商建议定期维护仪器,包括检查光源、相机等部件的工作状态,以及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。  
设备关机前运行自检程序,确认光源强度衰减率<0.5%/月,载物台水平度偏差<0.02°,CCD像素坏点率<0.001%。

上一个:没有了

返回列表

下一个:为何要分析电池隔膜的亲疏水性?

  • 企业名称:

    广东北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

  • 公司地址:

    广东北斗精密仪器

  • 企业邮箱:

    13662823519@163.com

  • 联系电话: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5广东北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粤ICP备202007836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