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:13652606320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油墨的亲疏水性能分析: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

油墨的亲疏水性能分析: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

更新时间:2025-09-19点击次数:23

  油墨的本质是一种复杂的胶体或溶液体系,其最终价值在于能否在承印物表面形成稳定、清晰、牢固的图案。这一过程的核心是润湿与附着。而亲疏水性正是衡量液体(油墨)对固体(承印物)表面润湿能力的关键指标。

  在传统印刷中,油墨与承印物(如纸张、薄膜、金属)的亲和性不匹配会导致印刷故障,如铺展不足(拒墨)、过度铺展(毛刺)、附着力差等。在功能印刷中,如电子印刷、防伪包装,亲疏水性更是实现图案化精确沉积、构建微结构的功能基础。因此,对油墨亲疏水性能的精准分析与控制,是现代印刷技术从“艺术"走向“科学"的基石。油墨的亲疏水性主要通过接触角来量化。

亲水油墨:通常指在水性体系或对高表面能基材有良好润湿的油墨。当其滴落在固体表面时,接触角 θ < 90°。角度越小,表示润湿性越好,油墨倾向于在表面铺展。

疏水油墨:通常指对低表面能基材(如塑料、有机硅)有良好润湿的油墨,或本身具有拒水特性的油墨。其接触角 θ > 90°。角度越大,拒水性越强,油墨倾向于形成液珠。

决定亲疏水性的根本原因是表面能匹配原则:

固体表面能 > 液体表面张力 → 润湿(亲水/亲油)

固体表面能 < 液体表面张力 → 不润湿(疏水/疏油)

因此,分析油墨的亲疏水性,必须同时考虑油墨本身的表面张力和承印物的表面能。

一、影响油墨亲疏水性能的关键因素

1连接料(Resin/Binder):油墨的“骨架",是决定油墨整体表面张力和与基材附着力的最主要成分。环氧、聚氨酯树脂倾向于提供较高的极性,而有机硅、氟碳树脂则赋予极低的表面张力。

2溶剂(Solvent):调节油墨的粘度与干燥速度,其表面张力和极性直接影响印刷时的瞬时润湿行为。水性溶剂表面张力高,油性溶剂表面张力较低。

3颜料(Pigment):颜料的粒径、表面处理(如亲油或亲水改性)会影响油墨整体的表面性能和流变性。

4添加剂(Additives):这是精细调控亲疏水性的“钥匙"。

润湿分散剂:能有效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,改善对低表面能基材(如PEPP)的润湿性,防止缩孔。

增稠/流平剂:通过改变流变性来控制油墨的铺展过程。

有机硅/氟类助剂:常作为疏水剂,迁移至油墨表面形成拒水层。

二、亲疏水性能的核心分析手段

1接触角测量仪

方法:采用座滴法,将一滴精密控制的油墨液滴置于特定承印物平面上,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并计算其静态接触角。

价值:这是最直接、最定量化的分析手段。可评估油墨对不同基材的润湿性、比较不同配方油墨的性能、验证添加剂的效果。

2表面张力仪

方法:通常使用铂金板或铂金环法,直接测量油墨液体的表面张力(单位:mN/m)。

价值:获取油墨本身的固有属性,为预测其在不同基材上的润湿行为提供基础数据。

3达因笔/达因液

方法:一种快速、半定量的工业现场测试方法。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测试液在承印物上画线,观察其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连续成膜还是收缩成液滴,以此判断基材表面能是否高于测试液。

价值:主要用于快速评估承印物的表面处理效果(如电晕处理、等离子处理),确保其表面能高于油墨表面张力,保证良好润湿。

  油墨的亲疏水性能绝非一个孤立的指标,它是一个连接材料化学、界面科学和工艺工程的综合性桥梁。对其进行分析与控制,是实现高质量、功能化印刷的核心。通过对油墨亲疏水性能的深耕,我们正在不断拓展印刷技术的边界,使其从信息传递的工具,演进为制造功能性产品和智能表面的关键工艺。


上一个:没有了

返回列表

下一个:PCB基板表面亲疏水性能分析及其对电子制造工艺的影响

  • 企业名称:

    广东北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

  • 公司地址:

    广东北斗精密仪器

  • 企业邮箱:

    13662823519@163.com

  • 联系电话: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5广东北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粤ICP备2020078369号